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1-0353298次浏览

硬膜下血肿可以通过骨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还有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钻孔穿刺清楚硬膜外血肿,这三种手术的方法都可以缓解硬膜下血肿这种疾病。患者在术后还要注意积极的锻炼,定期的复查,如果头部有伤的患者还要注意不可以剧烈的运动,只有注意手术后的事项才可以保证疾病尽快的恢复。

手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大多数的疾病只有通过手术的方法才可以将其彻底的治愈,硬膜下血肿就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缓解治疗,但是针对不同的病情,手术的方法也不同,患者可以选择,那么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1、骨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这种手术适用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可以说使用与直接送入手术室的患者。
  2、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适用于一些血肿定位明确的患者。
  3、钻孔穿刺清除硬膜外血肿,这种手术能够减缓颅内的压力,适用于特急性紧急抢救的患者。
  硬膜下血肿可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应注意如果患者自身活动不利,则要进行专业的锻炼。有的患者可能会有癫痫发作,患者要注意定时的复查,如果发现有癫痫病发作的时候,需要口服一些药物。还有头部损伤的一些患者,要注意避免头部的剧烈运动,同时还要减少用脑的时间,注意休息。患者还要注意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不可以自行停药,或是改服其他的药物,避免对病情造成影响。
  以上就是对硬膜下血肿手术的方法做出的一些解释,当患者发现这种症状后,就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定期的检查身体,防止身体出现任何异常的现象。由于手术方式的不同,患者要根据医生的检查来确定手术的方式,防止手术的方式选择的不合理,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恢复。在手术后,患者还要注意一些相关事项,保证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避免身体出现意外。

相关推荐

撞到头顶会出现什么后果
这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这种头顶部的比较轻微的撞伤,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为头皮的组织也是相对比较厚的,而颅骨也是相对比较坚韧的,所以一般的头顶部的撞伤,不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但是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撞击的时候,撞击的速度比较快,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患者,特别是五六十岁以上的患者,因为他有一定程度的脑萎缩,可能仅有轻微的头顶部的撞伤,因为脑萎缩的时候造成了静脉的牵拉,静脉是一个高张力的状态,轻微的撞伤之后,也容易发生静脉的断裂出血,从而出现一种亚急性或者慢性的硬膜下血肿。而这种血肿有时在外伤之后,一周、两周甚至两三个月才出现,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所,对于头部撞伤之后,如果只有轻微的头痛,没有恶心、呕吐的情况,不用担心。
语音时长 01:18

2021-07-09

84100次收听

头部受到撞击后危险期是多久
这种情况其实根据撞击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一般健康状况,都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对于一般的年轻人和大部分的成人,在头部撞伤之后,一般情况的发生都是在数小时之内,特别是第一个24小时之内,是容易出现病情变化和病情进展的。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在头部受到比较明显的撞击之后,当时以及24小时之内各进行2次CT检查,这样能够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而对于一些中老年人,由于脑萎缩的存在,患者在头部受到撞击之后,有时会出现迟发性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比较细小的血管,发生破裂和出血,患者的病情可能发生在撞伤之后的1-3个月之内,甚至会更久的时间,还会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所以对于中老年人,发生头部撞伤之后,更应该提高警惕和关注。
语音时长 01:17

2021-07-09

96427次收听

血肿变硬能用热水敷吗
血肿变硬尽量不要冰敷,可以选择局部热敷的方式来促进伤口血液循环,但需要注意热敷的时间和温度,保证温度正常,一般较小的血肿在经过热敷、按摩后,便会逐渐消失。较严重者可形成永久性血肿硬块,可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有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还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有阿托伐他汀。通过药物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反复的钻孔引流效果不好,可以尝试用这类药物控制。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血肿很难自行吸收,而且多数会增加,因此手术是最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血肿大小位置等因素,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采取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少数患者需要开颅清除血肿。绝大多数患者手术效果很好,只有少数患者会复发需要再次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仅适用于闭式引流术未能治愈者,或血肿腔内有大量血凝块或血肿腔有分隔不利于钻孔引流者,由于此方法创伤较大,故不作为首选方法。
语音时长 02:00

2019-12-26

55799次收听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婴幼儿或者儿童期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在婴幼儿前囟还没有闭合的情况下,通过穿刺前囟的方法,硬膜穿刺针刺破硬膜,刺入硬膜下腔,把慢性硬膜下血肿抽吸出来,从而达到缓解病情、治疗疾病的目的。对前囟、颅缝闭合的儿童,或者对中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比如钻孔引流或者开颅血肿清除,才能缓解病情,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不管是儿童,还是中老年人,钻孔引流手术都能够达到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时间较长、血肿包膜肥厚或者包膜钙化的病人,如果单纯的钻孔引流效果不佳或者治疗后血肿复发,则需要通过开颅的方法把包膜切除、血肿清除才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解决病人的问题。
语音时长 01:50

2019-12-26

54342次收听

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理疗以及手术的治疗。保守的治疗包括止血、消肿、促进血液的吸收,降颅压等和保护脑细胞、修复脑细胞的功能等一系列的治疗的措施,往往以药物治疗为主。血肿的治疗还可以有手术的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是进展的比较快的情况下,要想根治就可以做外科手术的方法。由神经外科专业医生来进行,可以做穿刺抽吸的办法,把血肿吸收,促进恢复。穿刺吸收的治疗的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开颅手术的根治的方法,根治血肿,根治出血点完全消灭了出血的可能性,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发展,把血肿经过处理以后,消除了血肿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也就可以得到修复和恢复。慢性的硬膜下血肿通常早期和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可能是一个隐性起病,血肿压迫了神经系统,引起了神经系统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做影像学的检查、CT、核磁就会发现血肿。
语音时长 02:03

2019-12-20

67885次收听

02:46
慢性硬膜下血肿用什么药好
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使用止血、降颅压、促进血肿吸收的药物,影响到大脑神经功能的,也可以用神经营养药进行治疗。如果用药治疗效果不好,可以选择穿刺抽吸、开颅做手术等治疗。慢性的硬膜下血肿往往是隐性起病进行性加重,早期和初期可以没有临床上任何的症状和体征,患者感觉痛苦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影像学方面的检查,有血肿的产生,这时积极进行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用药治疗只是初早期的治疗,到了一定程度,就应该采取手术的治疗,手术效果要比用药效果好,也没有副作用。临床上对待这样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还是比服药效果更好一些。
02:57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血管本身的病变,比如血管的动脉瘤、血管的畸形,在某种诱因情况下出血,慢慢的引起血肿,引起临床上的症状和体征,也可能是外力的作用,造成了外伤以后的硬膜下的血肿,这种外伤可能是比较隐性的,患者并不注意,临床上、表面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现。引起的原因没有确定性,明显的诱因引起的往往是即兴的硬膜下的血肿,慢性的、缓慢的进行性的硬膜下血肿,有时候找病因是非常难找的,所以临床上往往是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患者来就医,进行影像学的检查时候才发现确诊的。
02:36
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治愈吗
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治愈。慢性的进行性的硬膜下的血肿原因并没有明确,可能是血管本身的病变出血,也可能是某种外力的作用,很隐性的情况下引起出血形成的血肿。患者初期没有症状,未及时就诊,血肿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引起临床上的症状和体征,可以通过影像学进行检查。患者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措施保守治疗,也可以手术治疗,它可以达到临床上很理想的效果。如果发现的比较晚,可能会有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伤害、功能的损害,这样的血肿如果出现以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达到临床上治愈的目的,不会留下后遗症。所以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02:57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的硬膜下血肿是一个隐性疾病早期和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血肿压迫了神经系统,引起了神经系统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这个时候患者来就医,我们给他做影像学的检查CT、核磁就会发现血肿,可以通过药物或理疗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手术的治疗有两种,穿刺的抽吸和开颅的根治。保守治疗包括止血、消肿、促进血液吸收、降颅压、保护脑细胞、修复脑细胞的功能等一系列的治疗措施;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就可以做外科手术的方法,可以做穿刺抽吸的办法,把血肿吸收促进它的恢复;穿刺吸收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开颅手术根治血肿,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血肿经过处理以后,消除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就可以得到修复和恢复。
03:06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的硬膜下血肿的初期是隐性起病,没有什么症状和体征。血肿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功能,就出现了临床上的症状和体征,它的临床症状可以有头疼、头晕、神智方面的变化,以及感觉的运动的、精神的、语言的以及视觉的、听觉的等等这些功能的损害,主要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部位,它损害的神经细胞的特异的功能的情况来决定它的症状。硬膜下血肿影响了神经的不同的区域,损害了神经的功能的不同,临床上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如果血肿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有了一个占位的效应,可能像脑肿瘤那样出现头疼、头重、头晕、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所以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症状没有一统一的说法,主要看它病变的位置来决定。
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人的“隐形杀手”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系头部外伤3周以后出现临床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多数常有头部轻微外伤史,部分患者甚至由于外伤过轻而否认外伤史。早期临床症状轻微,血肿达到一定量后症状迅速加重。在经影像检查确诊之前,易误诊为颅内肿瘤、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常需要CT或MRI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