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囊肿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8-2862963次浏览

想必很多朋友对于肾囊肿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很多患者因为对于疾病认识不清楚拖延了治疗,导致更多并发症的出现,因此积极治疗才是关键,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肾囊肿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呢,希望给有需要的朋友提供更多的帮助。

危害一、囊肿破裂感染

肾囊肿患者如果不重视治疗或者因为治疗不当,囊肿在体内持续增大,囊肿体积逐渐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囊肿破溃,会造成严重的感染,严重影响患者体内健康,后果不堪设想。

危害二、严重并发症

肾囊肿患者临床治疗比较麻烦的是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血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等。这就要求患者在重视病情的时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危害三、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是由于患者体内囊肿不断增多,囊肿数量和体积同步增加,患者的肾脏发挥功能的部分受挤压,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久而久之,发展为肾衰竭,严重肾衰竭晚期发展为尿毒症,目前治疗尿毒症没有明显有效的方法,患者只能依靠透析和肾脏移植维持生命。

目前随着医学的发展,肾囊肿只是一种很普通的疾病,在治疗上相对比较容易,患者痊愈后基本也不会再复发,因此当发现患上肾囊肿这种疾病后,及时治疗,就可以,不会太多的影响患者的健康。

相关推荐

双肾囊肿怎么治疗?
双肾囊肿的治疗要根据囊肿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临床症状等因素来决定。单纯性肾囊肿是肾脏比较常见的是囊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单纯性肾囊肿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肾脏的功能。所以如果囊肿的体积较小,并没有产生临床症状,可以不用进行治疗,患者只需每半年或者每年进行一次肾脏彩超检查即可。囊肿如果体积比较大,直径大约在40毫米,可以进行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来进行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复发率比较高,目前临床上基本已不使用,仅用于年龄较大或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如果囊肿直径大于40毫米,且有临床症状,或肾盂旁囊肿,导致肾积水者,则应当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目前治疗肾囊肿的非常不错的方式,属于微创手术,手术效果比较好,并且恢复比较快,通常手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复发率低,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影响。双肾囊肿需要遵医嘱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8

2022-07-29

16017次收听

01:53
双肾小囊肿严重吗
小囊肿一般就是指直径小于五公分以下的囊肿,是成人常见的良性肿物,对患者的肾功能没有任何的影响,而且也不会引起临床症状,所以它不是一个严重的病变,而且我们目前临床上也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只需要定期每半年或者一年复查超声,来看这个囊肿增长的速度和观察它的大小就可以了,不需要处理。但是如果要是囊肿直径超过五公分的话,就需要进行超声介入,穿刺抽囊液,所以说双肾小囊肿并不是严重的病变。
01:57
右肾钙乳性囊肿严重吗
右肾钙乳性囊肿不严重。钙乳性囊肿跟一般的囊肿的话不一样,一般囊肿的囊液是清亮的,里面的电解质的含量较少,而钙乳性囊肿是指囊肿成分主要是含钙的化合物的混悬液。肾钙乳性囊肿发病原因不清,可能跟尿路梗阻、慢性的尿道的炎症有关系。一般来说,肾钙乳囊肿的发展非常缓慢的,一部分人群会出现腰部不适、尿频的症状。如果肾钙乳囊肿的内径超过了4.5公分或五公分,可以采用腹腔镜下囊肿摘除手术处理。
左肾小囊肿吃什么药
左肾小囊肿并不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对治疗左肾小囊肿没有任何作用。左肾小囊肿如果直径小于5厘米,没有诱发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并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到医院随访即可。左肾小囊肿如果直径大于5厘米,就需要尽快的进行治疗,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手术大多是通过腹腔镜进行,属于微创手术。左肾小囊肿如果伴随钙化,就需要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以防止疾病恶变。左肾小囊肿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肾囊肿的发病率会不断增加,建议中老年人定期到医院做体检。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11

88799次收听

如何远离孕期肾囊肿
怀孕、生产对女性而言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即使是对健康的人来说也是一项负担。因此,若孕妇患有疾病,更须遵照医生指示,细心呵护地度过整个孕程。那么如何远离孕期肾囊肿呢?来了解一下。
患肾囊肿后怎样护理
如果我们被疾病缠身的话,那么在生活中就要要多加注意了,因为很多的细节问题会影响治疗的进程,例如饮食,事实证明,肾囊肿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看下患肾囊肿后怎样护理。
什么是肾囊肿对身体的危害
很多疾病的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好防范措施才可以远离疾病的威胁,肾囊肿就是这样一类,那么肾囊肿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呢,下边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具体危害表现。
肾囊肿能治好吗
大多数肾囊肿能治好。肾囊肿是良性肿瘤,治疗难度不大,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对症治疗都可以治好。
02:16
肾囊肿是什么引起的
肾囊肿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并不是十分清楚,一般包括先天性肾囊肿以及后天性肾囊肿。少部分患者是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且多囊肾的患者往往可能会伴发多囊肝。当囊肿压迫肾脏实质,造成肾功能不良的风险,甚至引起肾积水的情况下,需要积极地外科干预。一般临床上认为5厘米以上的肾囊肿才需要外科干预,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和临床表现。如果不需要外科干预,可通过监测、随访观察患者肾功能的情况,来指导患者的药物治疗,同时每年进行常规检查动态观察肾囊肿的变化。
双肾囊肿如何治疗
如果患有双肾囊肿,我们首先需要通过彩超、CT等检查,了解囊肿的具体大小位置,是否压迫了肾盂输尿管等情况,再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如果双肾囊肿都比较小,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危害,患者也不会有不适症状。对这种情况我们每半年到一年左右复查彩超,了解两种大小变化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囊肿比较大,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压迫。如果是肾盂旁的囊肿,也有可能会压迫肾盂造成肾积水。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患者的身体条件允许,可以通过手术做肾脏囊肿去顶减压术,来解除囊肿对肾脏的压迫。这种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创伤比较小,患者恢复也比较快,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如果患者身体题叫条件比较差,不能够耐受手术或者是麻醉,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做肾脏囊肿穿刺抽液,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缓解囊肿对肾脏的压迫。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19

57089次收听

肾囊肿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肾囊肿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儿童罕见。肾囊肿一般预后很好,不会出现尿毒症,同时肾囊肿也很少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所以对于肾囊肿的患者来说,在饮食方面没有特别的禁忌,同正常人相似。可选用正常饮食,只要注意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就行,可以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多吃糖类、粗粮、蔬菜等。高纤维素的饮食有利于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多吃对患者是有有益的。由于肾囊肿的患者不存在肾功能不全,因此对于蛋白质的摄入没有限制,既可以摄入植物蛋白,也可以摄入动物蛋白。当然患者应当禁吃刺激性、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吃过多油炸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10

55166次收听

肾囊肿最好的治疗方法
肾囊肿的最佳治疗方式,肾囊肿最佳治疗方式主要是指多囊肾的治疗,多囊肾的治疗针对它的肾内的治疗和肾外治疗两个方面。肾内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逐渐的增大、血压增高、间断出现血尿、尿路感染、恶心、食欲不振、水肿、胸闷气短、贫血、血肌酐进行性的升高,最终出现尿毒症。针对这些症状,我们要各个击破。对于肾外的治疗,也根据肾外表现和出现多囊肝等情况进行治疗。如果出现肾外,比如像多囊肝、腹部空间被占用、患者腹胀疼痛,严重的时候可以进行肝移植,一般来说是不需要治疗的。在颅内形成动脉瘤的时候可以造成癫间发作,突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导致死亡。通常病情比较凶险,治疗效果不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托伐普坦作为一种新药,已经在多国批准临床使用,它可以延缓肾脏的体积的增大及肾功能的恶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疼痛。
语音时长 01:28

2019-10-15

61541次收听

02:29
肾囊肿严重吗
单发性的肾囊肿不严重,多发性的肾囊肿严重。肾囊肿分为单发性的肾囊肿和多发性的肾囊肿,单发性的肾囊肿不严重,只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多发性的肾囊肿又称多囊肾,严重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肾囊肿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当父母双方一方患有肾囊肿时,子女患病的几率为50%。二、肾囊肿会严重损害肾脏,会出现尿路感染、血尿、腹胀腹痛,造成肾功能损伤。出现尿毒症时需要肾透析来维持生命。三、严重的肾外表现,患者会出现多囊肝、腹胀疼痛等症状。还有心脏瓣膜的病变、结肠息室、形成颅内动脉瘤,突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会危害到生命。四、患有多发性的肾囊肿无法根治,通过透析等来维持生命。
02:06
肾囊肿最佳治疗方法
肾囊肿就是我们说的多囊肾,多囊肾的治疗要分为肾内治疗和肾外治疗。肾内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腹胀腹痛、腹部增大、血压增高、血尿、尿路感染、恶心、食欲不振、水肿、胸闷气短、贫血、血肌酐升高,最终出现尿毒症。肾外的治疗方法,当出现严重的多囊肝、腹部空间被占用、腹胀疼痛的时候,要考虑肝移植。颅内动脉瘤造成癫痫发作,突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有生命危险。药物治疗可以考虑托伐普坦。研究表明托伐普坦这种药可以有效的延缓肾脏的体积的增大及肾功能的恶化,减少患者的疼痛。
肾囊肿严重吗
肾囊肿的出现对肾脏的健康影响是极大的,因为其出现的症状本身就是影响着整个身体,比如腰部不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等,这些情况如果出现恶化,对患者的生命都会有威胁。肾囊肿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了,所以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