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供血不足用药首选两种

发布时间:2020-08-2880135次浏览

脑供血不足的药物治疗有分西药和中药,很多脑供血不足的患者都会选择药物治疗,但是要注意不能随意用药,要去正规医院检查诊断后再治疗,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下脑供血不足用药首选两种。

临床常用于治疗脑缺血性血管病变的钙通道阻滞剂这些药物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可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并降低全身血压,还有轻微的利尿作用;血管扩张剂(如尼麦角林等)可增加血流,疏通血管,用于缺血性脑病有一定疗效;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聚集剂(如藻酸双酯钠、阿司匹林等)能减少周围动脉内阻。塞性血栓的形成;中成药(如银杏叶、黄芪、川芎嗪等)能改善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药物治疗的原则包括扩张血管、控制血压、改善脑血流循环、抗凝溶栓、抗脑水肿、活血化淤、改善脑代谢及保护神经细胞几方面。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有那两种药物是治疗脑供血不足的首选。

一: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二: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

以上就是治疗脑供血不足的首选药物,希望我们的工作可以帮助到大家,在此祝所有脑供血不足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03:25
为什么脑袋里会滋滋响
脑袋里滋滋的响,考虑是一个脑鸣的现象。脑鸣是指自我感听到了头脑中有声响,如水晃声、锣鼓声、虫叫、蝉鸣、嗡嗡声、风声鸣啸、机器隆隆声、潮水声、溪流声等等,多种多样。日夜无间,或夜轻日重。引发脑鸣的病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1、脑部疾病:多发生于患有脑萎缩、脑中风、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患者。2、全身性疾病:若患者本身存在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容易出现脑鸣症状。3、耳部的疾病:患者多存在耳鸣等症,这种耳鸣是耳内鸣响而非脑内鸣响,经过耳部的检查多能发现病变。4、心身的疾病:多与紧张、焦虑有关,如果长期的紧张、焦虑、工作压力大,就会出现脑鸣,但这种情况通过客观的检查常常没有什么发现。5、器质性病变:如果过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现在经临床心理的评测,多数患者属焦虑症、抑郁症或强迫症等。6、其他的原因:如某些药物的使用亦可引起脑鸣。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如果是年轻人出现了脑鸣,多考虑是压力过大、紧张导致的,通过放松休息可以缓解。如果是老年人出现脑鸣,多考虑是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萎缩、脑中风、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的。建议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一下,明确病因,对因治疗,另外,平时还需经常的监测血压,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注意劳逸结合。
03:34
白天想睡晚上睡不着怎么回事
白天想睡晚上睡不着可能跟以下几点原因有关联:1、生理方面:大脑某部分的功能缺损或者某部位出现病变导致的失眠。2、植物神经紊乱:身体的睡眠系统出现紊乱,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可以服用七叶安神片,谷维素来进行治疗。日常上调整规律作息时间,尽量不要熬夜,晚上减少玩电子产品。3、褪黑素分泌减少:人的睡眠节奏主要由褪黑素来调节,一般在晚上2-3点是褪黑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熬夜或者开灯睡觉,影响到了褪黑素的分泌,也会影响到睡眠。还有就是人到了中年之后,身体内的褪黑素分泌会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开始减少,人体也会出现睡眠下降的情况。平时生活中,我们尽量的把自己的睡眠时间调整到晚上,如果调整无效,也可以借助于药物来治疗。4、压力大:现代生活节奏快,生活工作压力大,身心不够放松,比较焦虑,长期以往,就是出现了失眠症状。5、睡眠姿势:不好的睡姿也会影响到入睡的速度,比如左侧卧或者趴着会压迫到心脏,进而出现心脏不适、呼吸困难等现象。右侧卧是最为提倡的健康睡姿,可以让全身放松,而且呼吸舒畅,也不会引起打鼾的现象,还有利于血液流通,大家尽量改正一下睡姿。6、更年期失眠症:女性在更年期卵巢雌激素水平下降及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神经内分泌一时性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晚上睡眠不好,白天自然而来的就想睡。7、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晚上普遍睡不好,失眠,到了白天又很想睡,没有精神,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脑供血不足影响睡眠吗
如果患者存在于脑供血不足,是会影响到睡眠的。因为脑供血不足会引起患者出现神经衰弱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还会造成患者出现失眠多梦的现象。如果患者存在有脑部缺血或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在早期时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症,如果疾病出现进一步发展,还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健忘等脑供血不足表现。建议患者出现脑供血不足之后,应该要积极的配合医生,选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药物,有利于缓解患者睡眠不足的现象。平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可以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10

90038次收听

人为什么会记忆力下降
引起人记忆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种,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的。生理性的是指随年龄增长出现的记忆力下降,是正常的退行性病变。病理性的原因常见的有血管疾病、心理因素、脑部疾病以及酗酒等。当脑血管出现供血不足时,可引起血管性痴呆,可出现记忆力下降;脑部疾病如神经梅毒、脑肿瘤等也会引起记忆力下降。当患者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存在时,会出现疲劳感的增加,从而影响记忆力。长期酗酒的患者,由于酒精对大脑细胞的麻痹作用,会引起记忆的改变。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75103次收听

清眩片治脑供血不足吗
清眩片对于脑供血不足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清眩片是中成药物,其有一定的扩血管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清眩片的作用还有散风清热的功效,临床中的适应症有头晕目眩、偏头痛等症状,对于脑供血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耳鸣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清眩片在扩血管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活血化瘀的功能,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症状以及出血的情况。若目前有在使用治疗脑供血不足的药物的患者,在使用清眩片前需与医生沟通,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后果。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82182次收听

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怎么治疗
颈椎病导致的脑供血不足需要先治疗原发性疾病,也就是颈椎病。患者可以服用活血药物,比如:颈复康、颈痛平等药物缓解症状,另外还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如果颈椎病比较严重,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则需要马上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平时也可以多按摩颈椎,或者采用针灸以及艾灸的方式辅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耳鸣、神经衰弱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说明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治疗。有颈椎病的患者在平时需要多做一些颈部锻炼,且注意不要长期对着电脑,需要适当放松。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长期低头看手机,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练习瑜伽,对于缓解颈椎病症状有一定帮助。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26

107167次收听

脑供血不足初步诊断
脑供血不足初步诊断方法是什么?得了脑供血不足在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头晕,眼花这样的症状,但是长时间不注意的情况下就会变得更加严重,但是要怎么样进行诊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个问题吧!
脑供血不足饮食有什么讲究
脑供血不足饮食有什么讲究?脑供血不足患者如果有平时不注重饮食,控制不好的话会就很容易引起脑梗塞和脑萎缩,所以,为了有利于我们患者更好的治疗病症,我们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给脑供血不足病人平时吃有利于恢复的饮食菜谱,给大家参考参考。
什么是脑供血不足的常规用药
脑供血不足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比较高。当我们蹲下猛地站起来的时候,都会有头晕眼暗的现象,这是我们站起来的速度太快的原因,所以血液来不及供应大脑出现的脑供血不足的情况,那么脑供血不足的常规用药是什么?
家里常备的脑供血不足药
是否注意到,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的症状,并且还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住)等情况发生,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家里应该常备的脑供血不足药。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方法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患有脑供血不足一定要尽早的治疗,这个病一旦到了后期的情况下会影响到正常的行走和生活,但是哪种治疗的方法管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方法吧!
02:36
大脑供血不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脑供血不足是缺血性的脑血管病里最轻的一种,供血不足的原因很复杂,如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血管硬化引起供血不足、血管痉挛,血容量不足。贫血、血容量不足、出血或出血倾向或者血液里化学成分变化、外伤、精神因素影响、用脑过度、睡眠不好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大脑一过性的、可逆性的供血不足。大脑供血不足引起临床上一系列的症状,如头晕、头疼、神志障碍,感觉、运动等各方面功能障碍,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必要检查,影像学、脑血流图、彩超及临床实验室化验检查等。
02:15
脑供血不足怎么检查
通过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彩超、脑部磁共振平扫或CT平扫,检查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脑供血不足是临床上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脑供血不足常常会导致头晕、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视物不清等问题,因此应该给予积极的检查并治疗。首先可以通过颈部血管彩超,检查颈部血管是否有多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若血管腔的直径狭窄率超过60%,则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其次通过经颅多普勒彩超的检查,检查大脑内动脉血流的速度。其次脑部的磁共振平扫或CT平扫,检查是否出现脑白质病变。另外还需检查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以查找原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查尤为重要。
02:13
脑供血不足的危害
脑供血不足会影响肢体功能,脑组织功能下降,出现超敏反应,情绪和精神障碍,对外界刺激反应下降。目前大众普遍对于脑供血不足的危害认识有所欠缺。长期脑供血不足会导致脑组织的功能下降,患者会出现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心烦意乱的感觉。进一步发展,则导致脑细胞坏死,出现脑梗死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肢体功能,表现出偏瘫的症状。脑供血不足的危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如肢体灵活性和精细动作下降。二、感觉异常,如视觉、听觉、触觉、温度觉等下降。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超敏反应、情绪和精神的障碍,有头晕、头胀、焦虑、抑郁等表现。四、对外界刺激反应下降。
脑供血不足中医怎么调理
脑供血不足中医应该采用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祛湿化痰的药物调理。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中药方剂,可以选择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四物汤加味,最好是要进行辨证论治,对症治疗,进行个体化治疗,不要盲目的用药,以免出现不良的反应,对身体造成伤害。中医治疗脑供血不足,一般认为是因为风、火、虚,痰、瘀而导致大脑精明之府失养,吃中药治疗脑供血不足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11

2018-12-05

6452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