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能打新冠疫苗吗

发布时间:2021-04-2918489次浏览

胆囊息肉胆囊壁内胆囊腔凸起性病变,可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两类。良性病变、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恶性病变需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后,病情痊愈或者稳定后可接种新冠疫苗。

一般需按照正常流程来接种,要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对疫苗药物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大家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了降低诱发不良反应的风险,接种疫苗前,需要求接种者身体状态良好,尽量避免疾病急性期接种。所以胆囊息肉能打新冠疫苗吗?

1.胆囊息肉能打新冠疫苗吗?

多数患有胆囊息肉的患者,临床上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多为良性恶变,这类情况可以注射新冠疫苗。但也存在少数发生恶变及患有恶性病变的情况,应先通过超声检查,确定息肉病情,并根据临床症状选择药物或息肉切除手术治疗,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后,方可接种疫苗。

2.接种新冠疫苗是否有风险?

一般按照相关流程及规定接种新冠疫苗,不存在较大风险。新冠疫苗虽然属于新型生物制剂疫苗,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不会影响个人生命健康。但因为身体素质不同,个别接种者会存在发热、局部皮肤红肿、硬结、红疹、食欲不良、恶心呕吐等轻微不良反应。极少数接种者存在严重药物过敏的风险,注射前应明确诊断自身是否对疫苗成分过敏,过敏者需禁止接种。

相关推荐

03:05
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
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实际上是两大层面,一、是国家层面。二、是个人方面。在国家层面需要及时找到一个是符合传染病法的控制规律,传染病如何控制:一、控制感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在个人方面也有防疫措施,尽量的不聚集,做好呼吸道的保护,因为传播一个是呼吸道,再一个就是接触传播。一、呼吸道方面建议基本上是戴口罩,特别是外出,在有交流的场所,不论是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在一些办公场所,保持适当的距离,做好口罩的防护。二、是接触传播,要做到勤洗手,室内也要勤通风等。
02:49
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新冠肺炎表现非常多样性,症状的轻重不同受累的脏器范围很广,每个人的表现差异性比较大,不同系统的受累有不同系统的表现。新冠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成比较轻微的症状,有些患者核酸是阳性的,胸部CT有小的局灶性的毛玻璃影,但没有任何不适的表现。还有些肺部炎症渗出较多,可看到叶片的表现,甚至可能出现呼衰、大白肺,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还有全身各系统的表现,消化系统可能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表现。还有神经系统,如味觉、嗅觉的丧失、神智昏迷。还有些肝肾功能的损害或心血管事情的出现。
02:49
做核酸检测难受吗
核酸检测有很多检测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咽拭子的方法。咽拭子的方法只是需要用棉签在咽侧壁和咽后壁,各刷取咽部的分泌物留检,时间短,很快就取样成功。有一少部分有慢性咽炎,可能会受到棉签的刺激,产生比较强烈的恶心不适的感觉,但是因为时间很短都能够接受。做核酸检测比较痛苦的是取鼻拭子,是用比较长的棉签,通过鼻腔进入到鼻的后壁,患者会有酸胀不适的感觉,相对比较痛苦,但也可以忍受。其他还有血液、肛拭子检测,相对患者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总之是否难受还是因人而异,大部分都能够耐受。
第二次新冠核酸检测是鼻子吗
第2次核酸检测可以是鼻子,可以是口腔,还可以是血液检查,这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在针对鼻腔检测时,需要保证不动的头部,然后慢慢的深入到鼻咽部,大约停留几秒钟,此时可以把拭子放入到专门的器皿中送到专门的实验室。
有什么疾病不能打新冠疫苗
患有慢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重度肝肾疾病不能打新冠疫苗。这些疾病病情较为严重,强行注射新冠疫苗,有可能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而难以控制加重原有病情。此外,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出现,影响到注射新冠疫苗的效果,这一点需要特别谨慎。
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健康者吸入患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来飞沫可能被感染。其传播途径还包括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发烧的区别
新冠肺炎发热与普通发热不同,发热时是否会有呼吸困难的表现。新冠病情较轻者可出现低烧一周后好转,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
kn95口罩多久换一次
倘若没有疫情,kn95口罩一般能戴3天;如今防疫形势严峻,建议市民最好4个小时换一次口罩。倘若市民去人多的地方,1到2个小时就要更换。
03:12
如何预防感染新型肺炎
想要预防感染新型肺炎可以通过减少外出,保持室内通风,做好自身的日常防护等。疫情期间要减少外出,如果不得已要外出,要做好日常防护。预防感染新型肺炎注意事项有:一,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不必要的近距离接触。减少电梯间、办公室、餐厅、楼道等密闭环境过久的停留。二,做好自身的日常防护:1、到单位第一时间洗手;2、进餐前洗手;3、经过电梯间、食堂等人员密集地方洗手;4、外出回到办公室马上洗手;5、接触自己面部、鼻孔、眼睛这些部位前先洗手。
新型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新型肺炎常见症状有发热、呼吸道感染、乏力、干咳、鼻塞、流鼻涕以及腹泻、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临床症状比较轻微,影像学没有肺炎表现;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到肺炎改变。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乏力、干咳,少数人伴有鼻塞、流鼻涕、咽痛,类似感冒症状,还有人表现为腹泻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在病程中,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因此不能拿发热程度判定病人是轻型还是重型。出现重型肺炎,需要住院进行氧疗。如果进展到危重型,需要机械通气。合并有功能器官功能衰竭,就要去ICU进行监护治疗。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降低,或者淋巴细胞细胞计数减少,可以通过取患者鼻咽拭子,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明确是否为感染病例。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06

57706次收听

吃利巴韦林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利巴韦林是一个广谱的抗病毒的药物,在以前的一些临床使用中,我们发现它的抗病毒的作用实际上是很有限的,并且有一些副作用,会引起溶血性贫血。所以,利巴韦林在临床上用于抗病毒治疗,已经越来越没有使用的空间了。所以,如果用利巴韦林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现在也没有依据来证实有这个作用。一般来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我们还是建议老百姓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比如在这种特殊时期,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态,注意饮食的均衡,保证睡眠。居家注意家里的清洁卫生,还有就是空气的流通。尽量减少出门、聚会、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如果实在是要外出的话,那可以戴上口罩。回来以后,好好洗手,还要把衣服换掉。家里平时穿的衣服,经常清洗,家里的地板,还有桌面,也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擦洗,这样可以达到预防的作用。如果仅仅靠吃利巴韦林来预防,目前是没有没有证据的。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06

67274次收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防治
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注意手卫生,咳嗽、打喷嚏后,照顾病人时,制作食品前、期间及之后,用餐前,便后,手接触脏东西后,接触野生或养殖的动物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避免在无防护情况下接触野生、养殖、生病的动物,以及变质的肉等。接触后不用手触摸眼、口、鼻。处理生、熟食材的菜板、刀具等用具分开,处理之间要洗手。肉、蛋等食材须彻底煮熟。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避免密切接触有发热、乏力、咳嗽等可疑症状的人群。尽量不要前往疾病流行地区,必须前往者做好个人防护。房间定期通风、换气,用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语音时长 01:06

2020-02-05

59203次收听

新型肺炎能吃香蕉吗
新型肺炎可以吃香蕉,香蕉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新型肺炎病毒是由香蕉导致的消息是假的,新型肺炎病毒来源于动物,通过动物传播,香蕉不是它的宿主。除非接触的是在病毒环境中的香蕉,否则不用担心。如果是在病毒环境中,那么接触什么都有感染可能,所以需要充分消毒。针对此事件的实际情况,大家一定要以权威媒体发布为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日常还应该注意防护,早发现、早隔离,尽可能减少传播,减少出现“超级传播者”的概率。重视防护,但也不必恐慌。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在室内注意通风,勤洗手,多运动,少熬夜。
语音时长 01:09

2020-02-05

60732次收听

胸闷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胸闷是一种自觉胸部闷胀及呼吸不畅的感觉,轻者可能是神经官能性的,即心脏,肺的功能失去调节引起的,重者为心肺二脏的疾病引起,可由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导致。胸闷,可轻可重,轻微的一般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可致命的病症,有心肌梗塞,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上消化道破裂等。如果胸闷同时伴有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咳嗽,黄痰,胸痛,发烧,气喘等,这都属于呼吸系统问题。所以胸闷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如果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发热,乏力,干咳,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治疗。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04

56694次收听

02:20
病毒性肺炎有传染性吗
病毒性肺炎有传染性。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沿着呼吸道播散到肺而出现的肺部炎症反应,大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常在婴幼儿、老年人或者妊娠妇女中发病。病毒性肺炎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传播速度较快。初期一般症状较轻,但是病比较突然,较早就会出现咳嗽、咯痰、咽痛等症状,而且伴有一些流感样的症状,比如鼻塞、流涕。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甚至偏低,X线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多等。除抗病毒治疗外,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做好隔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