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佝偻病是遗传病吗

发布时间:2020-12-1026190次浏览

佝偻病的全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病因是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不足、摄入钙质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以及某些肝肾、胃肠道疾病或药物的影响,并非遗传性疾病。

患儿家长不必太过担忧,佝偻病不是遗传性疾病,造成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1、日光照射不足

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此外空气污染也可阻碍日光中的紫外线。人们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楼林立的地区、生活在室内、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阳屏阻碍紫外线、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区等都影响皮肤生物合成足够量的维生素D。对于婴儿及儿童来说,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途径。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如鲱鱼沙丁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

3、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

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但比例(2∶1)适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但钙磷比例(1.2∶1)不当,钙的吸收率较低。

4、需要量增多

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2岁后因生长速度减慢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

5、疾病和药物影响

肝、肾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小儿胆汁郁积、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难治性腹泻等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而患佝偻病。长期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而引起佝偻病。

相关推荐

01:13
12岁儿童打钙针好不好
12岁儿童打钙针好不好,取决于是否存在严重缺钙的情况;若严重缺钙,通常较好;若没有严重缺钙,通常不好。1.好:钙元素对于儿童的发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若12岁儿童身体严重缺钙,可能会引起低钙血症、佝偻病等疾病。所以此时打钙针较好,可以补充钙元素,有利于儿童身体发育。2.不好:若儿童没有严重缺钙,打钙针可能会导致儿童体内的钙元素过多,可能会导致钙元素沉积,引发儿童不适,甚至结石。所以通常不好。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儿童打钙针补充钙元素,避免引发身体不适,有利于身体恢复。日常需要补充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如牛奶、排骨等,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
儿童睡觉出虚汗什么情况
儿童在睡觉过程中出汗,从西医的角度并没有虚汗的概念,孩子睡眠过程中出汗表现,引起表现的诱因是多种多样的,各种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病态因素都有可能引起,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对于儿童、孩子本身新陈代谢会比较快,所以即使在相同环境温度下,孩子也比成人更怕热,或者更容易出汗。对于孩子,本身小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是特别健全,所以,在神经调控方面相对没有成人,一样的完备。在孩子刚开始入睡的前几个小时,由于神经调控的交替和变化,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明显出汗的表现,这个也是孩子,在刚开始入睡的前几个小时,比较容易出汗。随着孩子慢慢的睡实睡深之后,出汗的表现就有所缓解,一个常见的诱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孩子因为家长,给孩子提供的睡眠环境不合适,比如有些家长经常会觉得孩子冷,所以会把房间的温度提得比较高,同时又给孩子穿很多衣服,或者盖很多被子。这种情况下,往往就容易引起孩子,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所以体温包括出汗的情况,都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孩子大量的出汗。因此可以看到,引起儿童睡眠过程中出汗,尤其是刚开始入睡的,前几个小时出汗。常见的诱因主要是一些生理性的表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需要特别担心。如果孩子只是出汗,但是没有其的异常表现,并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要及时的擦干汗液,避免孩子因为受凉患病就可以。如果孩子在出汗的同时,可能有其它异常表现,比如孩子同时有咳嗽发热,包括有些骨骼的改变等,这个时候,常常提示孩子确实存在一些病态。比如有些孩子可能有佝偻病,或者像结核病等,这些疾病状态下,孩子往往也会在睡眠过程中有,比较明显的多汗表现。所以,就需要结合孩子,出汗以外的其它症状,以及必要的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来帮助确认,以及孩子睡眠过程中出汗的原因,再做相应的对因和对症处理。
语音时长 02:25

2021-11-05

97760次收听

宝宝睡觉时突然大哭是怎么回事
小宝宝如果睡觉的时候,突然出现大哭的现象要考虑以下原因,首先有可能是婴儿本身脑发育不成熟。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宝宝在睡觉之前过于兴奋。再有还要考虑,如果宝宝经常哭闹,还有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最后,对于宝宝出现的哭闹,还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环境因素,在过冷、过热或湿度过大或过于干燥或是尿了,尿布出现潮湿,这些都能够造成宝宝出现哭闹的现象。另外,要注意宝宝因发热或是腹部的肿痛、胀气而出现的哭闹现象。
语音时长 02:15

2021-09-29

77477次收听

佝偻病适合什么运动
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要明白佝偻病也是分程度的,要按照不同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小孩佝偻病怎么确诊
佝偻病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3到18月龄,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面我们了解下小孩佝偻病怎么确诊。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如何发现
佝偻病的症状一般出现在6个月至1岁的幼儿,和维生素D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很多器官还未完全发育,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佝偻病的症状并治疗,很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佝偻病的症状早期为睡眠不安,夜惊及多汗等神经精神症状;之后出现肌肉松弛、肝脾肿大、
孕妇如何预防胎儿佝偻病呢
预防佝偻病首先要从胎儿期抓起,母亲在孕末期要注意营养,多吃蛋类、动物肝脏等含维生素D及蛋白质多的食物,经常晒太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那么,孕妇如何预防胎儿患上佝偻病呢?
关于佝偻病的病因须知
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小儿很容易患上这种病,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了解佝偻病的病因对治疗有一定的帮助。那么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下面是相关专家做出的详细解答。1、日照不足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3,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故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维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烦闹、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后期会出现头发稀少、枕秃圈、出牙晚或出牙不齐、方颅、鸡胸、“X”、“O”型腿等症状。佝偻病中最常见的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发生于5个月至2岁的小儿,发育快的婴儿在3个月时也可发生。这种病的病发率较高,不及时治疗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损及健康。因此,要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佝偻病主要是婴幼儿时期,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使钙、磷吸收不良或者排出增加,引起骨骼系统发育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一种疾病。佝偻病是由于机体缺少足够的维生素D而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调,常见的原因有:母亲怀孕期间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光紫外线照射不足、婴幼儿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19

57810次收听

佝偻病早期症状有什么
佝偻病早期症状表现为不明多汗,夜啼,易哭闹,头发脱失等。初期症状相对来说最为轻微的,通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会表现为多汗,不明原因晚上出汗特别多,注意鉴别多汗和正常儿童的出汗,正常的儿童在睡眠后,头部也微微的出汗,过十分钟、二十分钟后(出汗消失),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佝偻病的孩子,整个晚上(出)汗都特别的多。还会表现为夜啼、夜卧不安、易哭闹,头发脱失,呈环状的这叫环秃,如果大片脱失,就叫做枕秃。在做实验室检查时通常会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钙、血磷含量相对下降;另外X线上可以表现为骨骼的干骺端出现模糊的现象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24

52467次收听

02:45
肋骨外翻怎么办
如果外观上看不出来的肋骨外翻,可不进行特别治疗。如果长肿瘤或者严重外伤引起,需进行特殊处理。肋骨外翻在不全脱光衣服的情况下,外观上都看不出来,而且不会影响任何的功能和任何的运动,不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不需要特别治疗。但是肋骨外翻如果长肿瘤或严重外伤影响形成的,那就需要特殊处理。但是病因非常明确的,各种检查都正常的,也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因为要把肋骨外翻矫正过来,做开胸手术代价太大,一般不会轻易的做这种手术。
02:29
佝偻病后遗症
佝偻病会出现膝关节内翻、膝关节外翻、跛行、行走困难等后遗症。如果有很明显跛行,建议做矫形手术进行矫正,不只是美观,也能够延缓将来关节退化的速度。佝偻病在过去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程度的提高已经逐渐减少。一般北方比南方的发病率要高,主要跟饮食的结构有关系。佝偻病的主要是钙质摄入不足造成概率代谢异常,小孩的骨骼不能够很好的发育,最后变形而产生的。
02:33
佝偻病能治好吗
佝偻病及时治疗能治好。佝偻病是因为在母体内或者出生后因为钙或者维生素d摄入不足导致。如果及时发现,及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佝偻病完全可以避免、完全可以治好。但是如果错过最佳时机,到两岁以后,小孩的骨骼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定型,这时再进行治疗就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虽然骨质改善,但是畸形已经固定下来,就很难能够改善。所以小孩有惊厥、易怒、枕秃、鸡胸、小腿内外翻的畸形这些早期表现的时候,及时进行检查,及时补充钙、维生素d的摄入,饮食可以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多喝奶,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佝偻病后期只能通过手术矫形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佝偻病后遗症有哪些
佝偻病在过去比较多见,现在来说已经因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程度的提高,发作已经少了很多,而这个病,一般来说,北方发作比南方要多一些,北方发作比南方的发病率要高一些,主要是可能跟饮食的结构有关系,佝偻病的主要是钙质摄入不足造成的钙磷代谢异常,小孩的骨骼不能够很好的发育,最后变形而产生的。骨骼变形主要是有比如说像下肢来说,罗圈腿或x腿,有这种,胸廓来说,表现的是一个鸡胸这样情况,都是小孩骨骼没有发育好的时候,通过负重一些原因,让过软的骨骼发生了变形,变形以后,固定在这个变形以后的这样的一个位置上了,就会产生畸形,畸形是很难矫正过来的,通过自己的功能断裂已经定型以后基本上是回不来的,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畸形,因为畸形以后,比如膝关节内翻以后,膝关节外翻以后,不光很难看,时间久了,因为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踝关节,髋关节尤其膝关节,退化速度会加快,可能会更早就会出现了关节炎,严重的话就走路都困难了,所以有的人如果有很明显的那部分畸形的话,还是建议做矫形手术,对矫形手术,进行矫正过来,不光是个美观,也能够延缓将来关节退化的速度。
语音时长 02:05

2019-10-23

60457次收听

01:38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早期症状一般孩子容易出汗,睡眠不安稳,骨骼病变等。一、骨骼的发育,有的孩子有方颅,枕秃,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二、骨出现串珠样的改变或者手腕、足踝部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这些是佝偻病早期的表现。三、佝偻病的后期可能出现O型腿或者X型腿,或者是骨骼的发育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