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确有可能导致内脏器官损伤,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登革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疼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登革热可能会影响皮肤、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引起内脏器官的损伤。
1、皮肤损伤:登革热的皮疹是其最具特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在皮肤上出现充血性斑疹和丘疹,并伴有红晕。通常在病程的第1到第2天,皮疹会逐渐增多,而在第3到第5天,症状可能会缓解。有些患者还会感到皮肤瘙痒。
2、血管损伤:在少数情况下,登革热可能导致休克或出血性并发症,例如脑出血或肺出血。这些情况会引起心悸、头晕、失眠和昏迷等症状。这种血管损伤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它可能会危及生命。
3、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严重的登革热病例可能会导致登革热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和高热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急性消化道出血或眼结膜出血,这些都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
4、其他可能的损伤:极少数情况下,登革热可能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黄疸和胆汁淤积等症状。这些表现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对于患有登革热的人,建议卧床休息,并根据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果出现骨关节损害,可能需要进行固定和牵引。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也是重要的一环。对于发热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如果出现休克,则需要积极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重症患者,建议立即前往医院进行综合救治。
登革热虽然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康复。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感染登革热的关键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防蚊产品和避免在蚊虫活跃的时段外出,都是有效的预防策略。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