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金萍
郑州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风险确实在增加,主要是因为蚊虫叮咬、接触患者血液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护,以降低感染风险。蚊虫叮咬是登革热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清理积水是非常重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或密切接触患者也可能导致感染,所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1、蚊虫叮咬:登革热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当蚊虫叮咬人体时,会将病毒注入体内,导致感染。如果你住在潮湿或有积水的地方,蚊虫滋生的概率会增加,进而提高感染风险。为了预防,可以使用蚊帐、驱蚊剂以及穿长袖衣物来减少蚊虫叮咬。
2、接触患者血液:与登革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比如共用生活用品或注射器,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并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和安全使用。
3、密切接触:与登革热患者共同生活且缺乏防护措施也可能导致感染。建议在与患者同住时,保持良好的通风,并使用口罩等防护工具,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如果皮肤或黏膜破损时被感染的蚊虫叮咬,也可能感染登革热。感染后可能会出现高烧、身体乏力和头痛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配合医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或盐酸伐昔洛韦片等进行治疗。
重申一下,登革热的防护关键在于避免蚊虫叮咬和与患者的密切接触。保持环境卫生、个人防护措施以及及时就医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重要策略。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做好防护,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