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通常会引起发烧、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症状。治疗登革热的药物选择需要谨慎,因为一些常用药物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常见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和醋酸泼尼松片。使用这些药物时,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功能损伤和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患者在用药时应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1、胃肠道反应:像阿司匹林这样的药物,虽然能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胃溃疡。患者在用药时应注意饮食,避免空腹服药,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过敏反应: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布洛芬等药物可能引发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过敏反应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迅速加重,所以需要格外注意。
3、肝功能损伤:大多数药物需要肝脏代谢,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损伤。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避免饮酒,并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4、肾功能损伤:不按规定剂量和疗程使用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严重时会导致肾功能损伤。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定期检查肾功能,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用药。
得了登革热的患者应尽早就医,进行包括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在内的全面评估,以明确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用药过程中,切勿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以免引发药物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及时反馈身体反应,是确保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