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白血病造成的粒细胞减少

疾病科普编辑
20次浏览

关键词: #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增殖失控、凋亡受阻等大量增殖累积于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同时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导致白血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的情况。

一、原因:

白血病多由其他血液病发展而来,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同时伴有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二、治疗:

1、紧急处理:白细胞计数极度减少的患者,应避免或尽量避免重度活动,防止感染。粒细胞缺乏时可进行输血治疗,还可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

2、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达沙替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刺激患者的造血功能,使粒细胞水平恢复正常;

3、手术治疗:如脾切除术,当脾大较为严重时,可选择脾切除术,缓解患者脾功能亢进情况,有助于减少脾对血细胞的破坏,使白血病患者造成的粒细胞减少情况得到改善;

4、其他治疗:还可使用放射治疗、化疗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杀伤,从而缓解病情。

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规律饮食和作息,避免接触不良环境,有助于机体恢复。在日常中如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