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息肉是癌症早期症状吗

发布时间:2020-07-0259004次浏览

胃息肉不一定是癌症早期症状。胃息肉可以分为肿瘤性、非肿瘤性息肉。某些肿瘤性胃息肉是癌症早期症状;非肿瘤性胃息肉不具有癌变倾向,并非是癌症的早期症状。
  1、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以腺瘤性息肉为主,按照细胞分化特点又可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该类型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恶变程度较高,发生癌变几率可达到10%~30%左右。尤其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多发展为癌症。
  2、非肿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炎症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异位性息肉。该类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并不会发生癌变,并不属于癌症早期症状,通过手术切除即可达到治愈目的。

相关推荐

02:58
胃息肉2cm严重吗
胃息肉2cm需要重视,相对比较严重。但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胃息肉是单发的2cm息肉,通过染色、放大、窄带成像、蓝激光进一步检查,发现息肉陷凹结构或血管网结构发生紊乱,血管增粗、变直、僵硬等,都提示可能是恶性息肉。息肉判断并不能完全从大小来判断,有时较小的息肉也有可能出现恶性。2cm甚至2.5cm以上的息肉,恶性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胃息肉临床分类包括错构瘤性息肉,如胃底腺息肉,往往不会发生恶变,也不会引起不良感觉,不建议干预;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如果是单发的,个头比较大,伴有症状,检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干预治疗;腺瘤性息肉根据含有或不含绒毛以及含有绒毛多少,又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和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如果是2cm的绒毛状腺瘤,很容易发生恶变,一定要尽早切除。所以2cm的胃息肉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病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分析。
02:14
胃里长息肉怎么治
胃里长息肉的治疗要根据息肉性质、多少、所在部位以及大小来决定,最重要的是病理组织学类型:一、胃底腺息肉不进行干预。二、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有较小的恶变风险。如果是孤立的、较大的息肉,同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时要切除息肉。三、胃腺瘤性息肉是胃的癌前病变,不论息肉的大小、部位、范围,需要切除。根据所在部位和大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切除方式。如5mm以下的较小的息肉,可以在内镜下通过圈套器切除。超过5mm到1cm的息肉,可以用电切除。1cm以上甚至更大的情况,除了用电切除,如果息肉根部位置较深,怀疑有恶变的情况,还可能做ESD手术切除。
十二指肠多发小息肉严重吗
如果说是十二指肠部位多发息肉,一般情况下来说是并不严重的。当然,这也要看息肉的大小,如果息肉很小的话,在0.2厘米左右,这样子就不用太过于担心,这个时候就只需要抑制一下胃酸的分泌,从而保护胃黏膜,定期复查一下胃镜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息肉很大的话,在0.3公分以上,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内镜下的息肉切除,通过内镜下息肉切除以后,常规的话可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等等,抑制胃酸分泌,并促进创面的愈合,这个时候也需要使用铝碳酸镁以及硫糖铝等等,保护胃粘膜。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89786次收听

胃息肉能自愈吗
胃息肉不能自愈,可通过抗Hp治疗、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外科切除术等方法摘除局部息肉组织,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胃息肉能活多久
胃息肉可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易控制,不影响生存周期;腺瘤性息肉未加控制,恶变几率较高,生存期会受到影响,但是具体生存期根据实际病症而定。
胃息肉会复发吗
胃息肉容易复发,其复发的主要原因多与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物理和化学因素刺激、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
胃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胃镜检查以后的注意事项,主要是根据胃镜检查的方式以及检查结果来初步判断。胃镜检查有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两类。如果是胃镜检查没有明显异常的话,注意清淡饮食就可以,没有特殊禁忌,如果是无痛胃镜的话,要适当注意休息,检查完后需要家人陪同,尽量不要做剧烈活动,或者是开车,高空作业之类。如果胃镜检查有异常,比如说有糜烂,溃疡等等,做了活检的话,饮食要注意,一般流质或者半流质偏凉的饮食为主,同时可能要遵医嘱服药。如果是有消化道出血,或者是做了胃镜下切除术之类治疗的话,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同时停止进食,采取肠道外营养,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向流质,半流质以及固体食物过度。胃镜检查发现异常的话,需要治疗和复查。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17

61321次收听

怀孕能做胃镜吗
怀孕不主张做胃镜。胃镜检查有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大部分怀孕后不主张胃镜检查,做胃镜前需口服局部麻醉及消泡剂,可能会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妊娠早期在未经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剧烈呕吐,呛咳,误吸等,造成相关部位炎症,如咽喉炎,支气管炎等,胃镜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剧烈呕吐反应,也有流产风险。若必须做胃镜,如有消化道出血等,要权衡利弊,评估风险,可听取医生意见,是否做普通胃镜。无痛胃镜在麻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需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妊娠期间不能做。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7

62861次收听

胃息肉的药物治疗方法
胃息肉,指的是胃黏膜向胃腔内突起,形成的的局限性的隆起性病变,大致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比较少,主要是指的是腺瘤性息肉,可能与家族遗传史有关。常常伴有其他部位的息肉,比如肠息肉、胆囊息肉等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纤维性息肉以及胃底腺息肉等等。临床多见的比如增生型息肉与腺瘤性息肉。形成息肉的原因,可能与平时饮食结构或者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有关系,一般来说比较小的炎性息肉,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可以通过根治幽门螺杆菌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是比较大的息肉或者是腺瘤性息肉,一般需要在胃镜底下行套扎或者是电切治疗,同时需要做病理检查,排除恶性息肉可能。息肉治疗以后,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需要复查胃镜,因为有可能复发。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2

55159次收听

胃息肉吃中药能治好吗
胃息肉吃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胃息肉是指胃粘膜表面长出突起的乳头状肉,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一般是在患者因其他疾病行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检查时发现的。对于胃息肉,中药治疗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如果胃息肉小于零点五厘米,可以考虑定期复查,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大于零点八厘米或者一厘米以上,一般建议给予胃镜下的微创治疗,将息肉切除。另外,生活中也要注意:1、细嚼慢咽充分咀嚼,以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摩擦。2、忌刺激性的食物。3、忌烟酒。同时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也要少吃。
语音时长 01:28

2020-01-14

60962次收听

02:02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胃息肉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实际上胃息肉也分好多种,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这里主要讲胃底腺息肉。和所有疾病一样,胃底腺息肉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内源性的遗传问题。另外,很多都和病人长期服用抑酸药有关系,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用抑酸药保护食道,抑制胃酸以后,机体分泌胃泌素会大大增加,导致局部腺体增生,也就是胃底腺。还有就是胆汁,胆汁酸从十二指肠乳头返到胃,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
02:22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息肉的成因有很多种,所以它的治疗方法是对因治疗,比如服用抑酸药导致的,会找一些替代治疗的方法,轻度的胃食道反胃病,可以用生活方式的调整,其他抗酸药、黏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物来替代抑酸药,有效地减少胃息肉的增殖。如果有胆汁反流问题,可以用一些促进胃肠蠕动,中和胆汁的方法,减少胃息肉的产生。对于已经成型的胃息肉,只能在内镜下切除,小的用活检钳,能把零点五厘米以下的息肉夹掉。特别大、特别多的息肉,可以用APC的烧灼或者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来进行治疗。
02:11
胃息肉会癌变吗
胃息肉会不会癌变,取决于它的病理类型,有炎症性的,有增生性的,有胃底腺,这几种基本上都不会癌变,除非长到两厘米以上,有癌变的风险。腺瘤性息肉有癌变的可能,但发生率很低。胃息肉的癌变率,比肠息肉癌变率要低很多。胃里面最常见的是胃底腺息肉,而胃底腺癌变率也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请大家放心,大部分的胃息肉是不会癌变的。但如果每年复查发现胃息肉变得越来越大,还是建议把它切除掉。
胃里长息肉是怎么回事
胃里长息肉的诱发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是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而如果在平时,有长期进食刺激性较大的食物,或者是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能会导致胃里,长出息肉。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受到病菌感染所致。
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胃息肉患者并不一定就要做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具体需根据自身病情来定,如果是属于多发性息肉,或者有恶变可能性,就最好是做切除手术。而除了手术之外,胃息肉还可以通过冷冻疗法以及射频法等理疗方法来治,或者采用酒精注射法和中医中药疗法。